31.婴儿通气功能参考值
项目 平均值
2月-1岁 1-3岁
潮气量(ml) 42 70
潮气量(ml/ m2体表) 120 145
每分钟通气量(ml) 1309 1777
每分钟通气量(ml/ m2体表) 3744 3671
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(ml) 41 56
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(ml/ m2体表) 117 117
32.儿童(5-14岁)通气功能计算公式
肺活量(ml) 男:(70.7*年龄+1106)*体表面积
女:(73.47*年龄+945.6)*体表面积
每秒时间肺活量(ml) 男:(64*年龄+815)*体表面积
女:(44*年龄+908)*体表面积
最大通气量(l/min) 男:(2.37*年龄+24.88)*体表面积
女:(1.61*年龄+28.42)*体表面积
33.摒气
正常人摒气时间
深吸气后 40~60秒
深呼气后 20~35秒
34.呼吸频率参考值
年龄 频率 年龄 频率
新生儿 40~40 3~5岁 24~20
6个月以内 40~32 5~7岁 24~20
6~12月 40~32 7~12岁 20~18
1~2岁 32~24 成人 18~16
2~3岁 32~24 成年女性比男性稍快2~4次/分
35.脉搏与呼吸比
年龄 比率
新生儿 3:1
5岁以内 3:1~4:1
5~12岁 4:1
36.不同体位时呼吸频率(安静状态下)
体位 频率
卧位 14~16
坐位 16~18
站立位 18~20
37.小儿血压
年龄 收缩压 舒张压
mmHg KPa mmHg KPa
新生儿 76 10.1 34 4.5
1~6月 70~100 9.3~13.3 30~45 4.0~6.0
6~12月 90~105 12.0~14.0 35~45 4.7~6.0
1~2岁 85~105 11.3~14.0 40~50 5.3~6.7
2~7岁 85~105 11.3~14.0 55~65 7.3~8.7
7~12岁 90~110 12.0~14.7 60~75 8.0~10.0
38.血压的左右臂、上下肢、睡眠与清醒时的差异
左右臂差异 收缩压右臂比左臂约高1.3Kpa(10mmHg),舒张压右臂比左臂约高0.7Kpa(5mmHg)
上下肢差异 平卧时股动脉血压比肱动脉血压约高2.7~5.3Kpa(20~40mmHg)
睡眠与清醒时的差异 睡眠时收缩压可降低2.7~4.0Kpa(20~30mmHg),长期卧床者更甚
中年以前,女性收缩压较男性低0.7~1.3Kpa(5~10mmHg),中年以后无大差异。
39.小儿血压计算公式
4岁以后: 收缩压(mmHg)=2*周岁数+ 80
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/3~3/5
婴幼儿血压与4岁小儿大致相同
40.平均动脉压计算公式
平均动脉压=(收缩压+2*舒张压)/3
平均动脉压=舒张压+脉压差/3
41.血压单位换算口诀
(1)血压mmHg,加倍再加倍, 除3再除10,可得Kpa值
(2)血压Kpa, 乘10再乘3,减半再减半, 可得mmHg值
42. 血压测量用袖带的尺寸
不同部位 尺寸(cm)
上臂 宽14cm,长25cm(标准体格)~28cm(肥胖体格
下肢(大腿部) 宽18cm,长50cm
43.脉压
参考值 成人平均为4.0~5.3Kpa(30~40mmHg)
计算式 脉压=收缩压-舒张压
脉压增大 >5.3Kpa(40mmHg),见于甲亢、发热、心动过速、心搏量增加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
脉压缩小 <3.3~4.0Kpa(25~30mmHg)时,可见于低血压、心包积液、缩窄性心包炎、心力衰竭、心搏量减少、阿狄森病、休克等
44.小儿血压测量用袖带的宽度
新生儿 2.5cm
婴儿 4.0cm
幼儿 6.0cm
幼童 8.0cm
学龄儿童 12.0cm
45. 通气量参考值
静息通气量:男:6.663±0.200 L 女:4.214±0.160 L
最大通气量:男:104±2.31 L 女:82.5±2.17 L
第一秒时间肺活量:约2.83 L
时间肺活量:1秒钟:83%
2秒钟:96%
3秒钟:99%
每分钟通气量:男:6.600 L 女:5.000 L
每分钟通气量:3.530 L/ m2体表
死腔气量:约0.15 L
每分钟肺泡通气量:4 L左右
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:0.2 L
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:0.118 L/ m2体表
46.呼吸动力功能参考值
肺顺应性 200 ml/cmH2O
气道阻力 1~3 cmH2O /L*S
最大呼气时间流速 2~4L/S
47.心脏代偿功能分类和对手术的耐受力
心脏代偿功能 摒气实验 临床表现 耐受力
良好 30秒以上 能负重或快速步行,上下坡不感心跳、气喘 近乎一般病人
较差 20秒以上 能维持正常活动,但不能跑步或做较费力工作 差略
削弱 10秒以上 必须卧床休息,轻微劳动即引起心悸、气喘 较差,除非急诊抢救,应推迟手术
严重损害 10秒以下 不能不卧,甚至端坐呼吸,肺部有罗音 很差,除非急诊抢救,应推迟手术
48.补钾浓度及速度
浓度:一般不超过5%
速度:不超过100mEq/h, 或5%浓度小于1~2ml/min(15~70滴/分)
49.动脉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的关系
血气 呼吸功能
正常 轻度不全 重度不全
氧分压 70mmHg↑ 60mmHg 50mmHg↓
氧饱和度 90%↑ 90% 84%↓
二氧化碳分压 38~43mmHg 48mmHg 54mmHg
mmHg*0.1333=Kpa
50.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
危险因素 记分
奔马律、颈静脉压增高 11
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 10
室性早搏多于5次/分 7
非窦性心律或房性早搏 7
年龄大于70岁 5
急诊手术 4
主动脉瓣显著狭窄 3
全身情况差 3
胸或腹腔手术 3
0~5分为1级,6~12分为2级,13~25分为3级,26以上分为4级。1~2级手术危险性一般病人无大差别;3级手术危险性大,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1%;4级手术危险性更大,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2%;只作抢救生命的手术。
51.输血及血液成分的主要适应症
输血的指征 临界水平对大手术 对生命
全血 允许丢失全血的ml数 1000 2000
红细胞 血红蛋白下降情况(g/dl) 8~10 4
粒细胞 粒细胞/mm3 100
血小板 血小板/mm3 30000 10000
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30%
52.暖休克与冷休克的比较
暖 冷
神志 清醒 躁动、淡漠、嗜睡
皮肤 潮红、粉红、不凉 苍白、发绀、花斑、湿冷、冷汗
脉搏 可触及、无力 过速、细弱或触不清
脉压差 >30mmHg(4.0Kpa) <30mmHg(4.0Kpa)
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<2秒 时间延长
呼吸 增快 呼吸不规则
尿量(平均) >30ml 0~30ml
眼底 A:V=1:2~3 小动脉痉挛,小静脉淤血
53.静脉补钾的有关数据
(1)见尿补钾,尿量大于500ml/24h,30~40ml/h。
(2)补钾总量:全天总量不宜超过2~3mEq/Kg(体重)。
(3)补钾浓度:40~60mEq/L,相当于0.3%~0.45%的KCl。
(4)补钾速度:一般速度:如果给0.3%KCl,成人不超过60滴/分,小儿不超过10~12滴/分。
最大速度:1~1.85g/h。
如果病情需要而输入速度在每小时20~40mEq/h,最好心电监护。 严禁静脉推注。
54.补碱的速度参考
无脱水时给高张碱液(2.5%~5%NaHCO3),每小时不超过100~200ml。
有脱水时给等张碱液(1.4% NaHCO3),每小时不超过1000ml。
55.代酸中毒治疗有关计算公式
先给下列计算值的半量
5% NaHCO3(ml)=[60-二氧化碳结合力(容积%)]*体重(Kg)*0.5/2.24
11.2%乳酸钠(ml)=[60-二氧化碳结合力(容积%)]*体重(Kg)*0.3/2.24
乳酸钠在组织缺氧,心脏停搏、呼吸骤停、肝功能不良时不宜使用。
56.肾前氮质血症与急性肾衰的鉴别
监测项目 肾前性 急性肾衰
尿渗透压 >500mOsm <350mOsm
尿和血浆渗透压比值 >10 <3
尿和血尿素氮比值 >1.2 <1.2
尿和血肌酐比值 >40 <20
尿钠 40mEq/h
57.少尿的鉴别
项目 脱水 急性肾衰
尿比重 >1.020 1.010
尿渗透压 >400渗透克分子/升 <400渗透克分子/升
尿血浆渗透压 >1.5~2:1 <1.1:1
尿尿素氮 >1000mg/dl <1000mg/dl
尿钠(mEq/L) 30
血尿素、血肌酐比 10~20:1 <10:1